11月28日,星辰在线联合长沙市城管局,组织网友、热心市民等约30人,探秘长沙市垃圾焚烧发电厂。
市民们边走边看,详细了解整个厂区的垃圾处理工艺。
一位市民正学习展板上的内容。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全民关注和参与的重要话题,那么究竟这些垃圾最终去了哪,又是如何进行末端处理的呢?为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断改善长沙市的人居环境,加快美丽长沙的建设步伐,11月28日,星辰在线联合长沙市城管局,组织网友、热心市民等约30人,探秘长沙市垃圾焚烧发电厂。
长沙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望城区桥驿镇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西侧,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环保标准最高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总投资为28亿元,用地面积约450亩,采用清洁焚烧工艺,日均焚烧处理生活垃圾5000吨,已于2018年1月18日正式并网试运行。项目投产后,减少垃圾填埋量95%以上,年处理生活垃圾约180万吨,年上网发电量4.14亿度。建设内容包括垃圾焚烧系统、烟气净化系统、余热发电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飞灰固化车间、配套附属生产、生活设施等。
中控室前厅,整个厂区的控制中枢。
市民手机里的卸料大厅。
透过两侧透明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垃圾处理的各个车间。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为中控楼一楼,正前方为中心景观花园,对面为双曲线冷却塔,在冷却塔左侧的水池为备用水池,在冷却塔与2号厂房之间的建筑物是配套建设的渗滤液处理站……”跟随着厂区讲解员何郴阳的脚步,网友们开始了探秘之旅。
在二楼中控室前厅,可以看到中央控制室的全景。作为厂区的控制中枢,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垃圾焚烧处理工艺,包括垃圾车卸料、焚烧炉实时燃烧情况、炉渣以及发电情况等。网友们透过两侧透明玻璃,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垃圾处理的各个车间,全过程透明公开。
市民们饶有兴致地了解生活垃圾处理工艺总流程。
大量生活垃圾经过堆积、发酵,进入焚烧炉。
眼前为冷却塔,不是烟囱也不是焚烧炉,冷却塔顶部冒出来白色的蒸汽为蒸发掉的水蒸气。
生活垃圾分类的末端处理流程是怎么样的呢?首先,垃圾车将长沙市六区一县的生活垃圾运送到垃圾仓里面,进行三至七天的堆积发酵,目的是将垃圾中的水分过滤出来,大约过滤出20%的污水之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后的达标水,用于生产工艺补充水,回用于冷却塔做冷却水源、园林绿化或者是厂区保洁,实现污水零排放。
垃圾发酵后,由抓斗抓至焚烧炉内燃烧,炉内温度控制在950℃—1100℃之间,使二噁英完全分解,经过大约2个小时的燃烧后,产生的炉渣经排渣机排至渣坑收集,由专用渣车全封闭运送至第三方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综合运用,可以做成环保砖或者路基填料;焚烧产生烟气中的飞灰在反应塔及布袋过滤后,由输灰链收集运送至固化车间,加水泥、螯合剂进行螯合固化,同步在厂内进行取样检测和稳定化后暂存三天,检测达标后按环保规范要求由专用运输车运送厂外进行安全填埋;焚烧产生的烟气,经过脱硝、脱酸、除重金属、除尘,实时净化处理后达标的烟气经引风机抽出由180m高的烟囱进行排放。
市民们好奇地向讲解员询问。
探秘结束时,网友和市民合影。图片均由李林 摄
“每天有多少垃圾运送过来?”、“为什么要将垃圾堆积起来呢?”、“排放后的水,水质能达到什么标准呢?”……网友和市民们好奇地向讲解员询问,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记录下眼前庞大的垃圾处理系统。讲解员何郴阳告诉星辰全媒体记者,长沙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投产一年多以来,已经接待超过800多批、2万多人参观。
“非常震撼,原来我们丢弃的生活垃圾,堆积起来如此庞大,需要经过各种复杂的专业机械和工艺系统才能消解。以后还是要注意垃圾分类,让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网友和市民们纷纷表示。(李林)
来源:星辰在线
作者:李林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