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疫情下的冬季,长沙市开福区全区每天平均产生湿垃圾约50吨,如何避免湿垃圾堆积滋生传播病毒?4月2日,开福区出台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及考核办法(试行),首次对湿垃圾收运管理进行重点规范化,该区今年将投入逾专项经费千万元,努力实现厨余垃圾进市第一垃圾中转场准确率逾70%,占比10%目标。
开福区出台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及考核办法。
来自开福区有关部门统计显示,该区16个街道日产湿垃圾50吨。疫情之下,如何让湿垃圾实现精准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成了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
该区出台的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及考核办法,特别重点规范了湿垃圾清运管理,明确规定严格按照以下流程收运:四分类投放点→湿垃圾集中转运点→湿垃圾站→长沙市湿垃圾预处理中心。其中,根据各街道四分类投放点数量,按200元/月/点的标准奖补给街道,全年投入747万元由街道用于四分类投放点督导员的督导和清运履责的奖补。全区96个城市社区设置湿垃圾集中转运点192个,每年每个点给予1万元的管理费。农贸市场湿垃圾不纳入居民小区湿垃圾统计。
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该区将确保实现厨余垃圾进场(市第一垃圾中转场)准确率逾70%,进场有效数量达年度本区生活垃圾总量10%;年度可回收物收集量达本区生活垃圾总量10%。(李卓 韩敏)
开福区清水塘社区在长沙率先试用厨余(湿)垃圾降解处理器,湿垃圾进这个“神器”轻松变绿肥。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李卓 韩敏
编辑: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