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长沙垃圾分类工作的提升年,29个社区因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敢于创新,取得成绩,被评为长沙的垃圾分类可复制社区。长沙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星辰在线推出报道《走进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为了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广大的基层志愿者化身宣传员和桶边督导员,每天通过巡逻值守的方式,让垃圾分类理念入脑入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长沙许多社区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明显提升。
黎郡社区:先分好垃圾再去跳广场舞 垃圾分类融入居民生活
黎郡社区是湖南省首个农民高层安置小区,社区采用层层剥离、网格负责、责任到人的方式,在源头上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志愿者在分类垃圾桶旁边,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志愿者在分类垃圾桶旁边,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黎郡社区书记方天明说,黎郡社区组织社区党员代表、志愿者分析小区住户结构,抓住垃圾分类关键主体,通过敲门入户进行宣传劝导。同时,大件垃圾、建筑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收集,都明确收运责任单位,并记录工作台账。
黎郡社区组织党员参与培训义讲宣传,开展党员家访,走进党员家中了解每家每户垃圾分类情况,从自身影响家庭,家庭再带动整个社区参与垃圾分类。
文艺社团是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的新力量。十余个协会吸引了1500多位居民参加,这些社团牵头参与垃圾分类,打卡晒图养习惯,自导自演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是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参与者、倡导者、宣传员。
校园社区的联动也渐入佳境,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垃圾分类逐步走向生活。在熙春园小区的厨余垃圾收集点,每天7:00-9:30,17:30-19:30,都有党员志愿者到这里帮忙收集居民送来的厨余垃圾,对居民分类不正确的行为进行指导。跳广场舞的阿姨都会先来这里送垃圾,然后再去跳舞,争做环保达人。
美林景园社区:宣传热度不减 垃圾分类认识不断提高
早上7点30分,在旭辉国际小区内,居民陆陆续续拎着垃圾下楼投放。居住在此的谭姐带上红袖章,站在分类垃圾桶边值守,她的任务就是在这里监督、引导、帮助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在投放垃圾的高峰时段进行巡逻检查。
点对点宣传。
分享垃圾分类工作中摸索到的好经验、好做法。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天气很热,但是谭姐说:“既不怕脏也不怕累。为了保障投放高峰时段垃圾桶旁始终有人,我愿意多辛苦点,让‘观望’的居民知道,垃圾分类不会再走回头路。”
美林景园社区党委以端午节、“七一”、“八一”等节日为契机,大力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举办的“爱我小区 蓝色21天 垃圾分类好习惯养成计划”等,操作性强,寓教于乐,党员群众参与其中,对垃圾分类从“一知半解”向“套路清楚”迈进。
“经过长期宣传、反复督导,居民都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 美林景园社区书记陈晓萌说。
社区还引进第三方公益机构,进行专业指导,着重解决部分居民习惯难改等问题。在微信群里开启“每日播报”,红管家作为“督导员”,全程参与把关,并将社区垃圾分类的情况在群内进行“每日播报”;设立“蓝卡银行”,居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可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参与兑换礼物,激励居民群众加强分类意识。
金科园社区:垃圾分类做得好,督导员和居民都“获奖”
2020年5月开始,雨花区砂子塘街道金科园社区以楼栋为单位,引导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做好垃圾分类,准确分出来的厨余垃圾被称重后,还可以兑换生活用品。
打造垃圾分类宣传长廊。
分类督导员会动员社区居民以户为单位,按要求投放干湿垃圾。督导员每天都会在《垃圾分类情况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对每日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发放可降解垃圾袋和鸡蛋作为鼓励。
每月,社区还对工作表现优异的20名督导员进行表彰奖励,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目前,金科园社区每个网格,设置垃圾分类指导员1名(社区网格长),每个楼栋设置垃圾分类督导员1名以上(社区党员、志愿者、楼栋长),社区设置垃圾分拣员3名(协管员、环卫工人),推动了垃圾分类引导机制的常态化。
来源:长沙城管
编辑:王娉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