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城区:小巷更有颜值 生活更有品位

来源:掌上长沙 作者:朱华 编辑:王娉娉 2023-02-28 11:13:37
时刻新闻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城市的支路街巷,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虽然“背”“小”,但与民生幸福息息相关,是连接千家万户、连通民生民心的“最后一公里”。望城区认真落实“四精五有”要求,全力开展“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推动精致管理向支路街巷延伸,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持续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6条支路街巷通过“拆、改、补、留”,高品质完成蝶变,重新焕发出光彩与生机,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不断升级。

图片

通过“拆、改、补、留”,莲湖路华丽蝶变,重新焕发出光彩与生机。

筑精品

老街焕新引爆发展活力

高塘岭街道莲湖社区的莲湖路长约一公里,周边商铺林立,还有一个辐射全区的农贸市场,常住人口万余人。沿路前行,新修缮好的车行道、人行道界限分明,破损的路面焕然一新,智慧路灯、街边花园等引人注目。夜幕降临,更是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满是人间烟火气,是望城当前最热闹的网红夜市。

“老街彻底改头换面,真正是利民便民心工程。”居民李玉奇感慨。原来,这条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街巷曾是当地居民心头之痛,因为年久失修、建设标准不高、设计规划落后,空中飞线、人车不分流、交通堵塞、环境脏乱差等现象严重:“路面坑坑洼洼,天晴一身灰雨天一脚泥。”“过去各种电线、通信线乱搭乱牵,用电高峰期常常停电!”“没有车位,没有人行道,停车难、停车乱,上下班高峰期堵得水泄不通。”当地居民回忆。

图片

雷锋路社区中南路上,雷锋元素随处可见。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以问题为导向,在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上攻坚突破、精准施策,才能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2022年,望城落实“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迅速成立望城区“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区领导带队实地查看,充分听取居民意见、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多部门积极联动,因地制宜出台整治方案,启动对莲湖路等46条支路街巷的提质改造。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每条街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都力求一举多得。比如在莲湖路,不但完成了人行道铺装、路灯改造、飞线入地、外立面翻新、完善了地下管网,还统一了门面招牌、增设了停车位和康体设施等。施工过程中,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等项目建设,协调各单位同步施工,尽量避免二次开挖。”望城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望城城管局”)负责人表示,整治提升行动得到了居民的大力支持,“施工期间,居民主动错峰出行,主动参与监督项目施工全过程,原本需要4个月完成的工程,不到两个月就顺利完工。”

老街环境好了,居民出行更便利,街区商业活力也更旺了。“如今街上的人流量更大了,我们的生意也更好了。”莲湖路上经营粉店的老板虢女士赞不绝口。

图片

五彩斑斓的东马大道充满了童趣和温馨。均为 陈飞 摄

优气质

留住城市记忆打造特色街巷

老街古巷往往保留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存储着不可再生的人文生态以及城市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文化遗迹。

如何让支路街巷在颜值提升同时更具气质?在“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中,望城城管局高度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改造中保留历史风貌挖掘文化特色,让支路街巷留住城市记忆与街巷底蕴,激活人们对城市的热情。

中南路位于望城区雷锋路社区,上世纪50年代,雷锋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而今,漫步在中南路,彷佛打开了一本雷锋故事集,从电箱外壳到民居外墙,一幅幅雷锋故事的彩绘跃入眼帘,周边还打造了雷锋小屋、雷锋书屋、雷锋驿站、雷锋文化园等,雷锋元素随处可见,短短数百米浓缩了厚重的雷锋文化精神,一拨又一拨参观者在这里拍照留影、驻足思考、聆听学习,雷锋精神种子从这里撒播开来。

“提质改造搞得好,既保留了原有的特色,又改善了基础设施,畅通了交通微循环,小区环境好了,居民也更团结了。”居民刘爹说,中南路的外观变化带动了居民内在的感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雷锋志愿者队伍,“雷锋精神源泉、文明幸福家园”的招牌也越擦越亮。

高塘岭敬老院的老人们惊喜发现,玉龙街变平整了,孝亲敬老的故事和名言警句将文化墙装扮一新,成为一道风景线;白沙洲街道东马大道上,精心设计的卡通形象“圆圆”成为村民的吉祥物,寓意着家庭和谐温暖、邻里亲善友爱……坚持“古今结合”“一巷一策”原则,望城将街巷历史文化、特色人文典故充分植入“百街千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过程,着力打造“设施+人文”相融的街巷环境。既有彰显雷锋精神的文化街区,也有富有生活气息的居住街;既有满足购物休闲的商业街,也有“网红打卡”新地标,46条街巷呈现出46种不同气质,承载起居民对家园最深厚的情感。

如今在望城,支路街巷从适应交通向适应生活、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巷空间管控、从车行化向人性化、从工程设计向街巷场景营造转变,一街一景观,一巷一特色,一圈一文化,品质文化圈逐步扩大,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速,群众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强治理

建管并重构筑幸福家园

文明城市,既要有城市“面子”,更要有幸福“里子”。

当前望城迎来内外兼修、建管并重、量质齐升的城市发展新阶段,支路街巷不仅要“建好”,更要“管好”。

望城城管局在支路街巷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中坚持“以建促管,建管结合”的理念,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向街巷胡同延伸,推进“街巷长制”落地,构建多元善治的治理格局,实现了“硬件有质量,软件有温度”,精心构筑更具魅力、更有温度的幸福家园。

要致富先修路。望城区年代最久、规模最大、配套最落后的农安小区东马佳园如今是旧貌换新颜,一条四车道的东马大道贯穿小区东西方向,五彩斑斓的路面和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圆圆”成为人们拍照打卡的元素,大道旁矗立着几个红色大字“安居富业马桥河,创新服务融新城”,则饱含了干部群众对未来的期许。

为探索自治共治新路径,在东马大道整治提升过程中,注重引导党员群众发挥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等整治全过程,率先成立了望城区首个农安小区业委会,由热心的居民牵头,参与小区的建设和治理。同时,创办片区联建互助会,开展联席会议,形成“安居”格局;设置商户创业促进会,盘活就业、帮扶等资源,提供办证、培训等服务,实现“民富”追求;成立党群共治理事会,创立议事协调、矛盾化解、文明倡导机构,营造“人和”氛围。

高塘岭街道通过“党建引领+雷锋哨”等志愿活动,按照“常走访、随手做、及时记、重督促、实时报”五步工作法,动员社会骨干力量共同参与街巷日常管理,用“多元共治”化解基层难题,由“要我治理”变为“我要治理”,一条条街巷在众人共同打理中益发整洁有序。

变化激荡人心,变化催人奋进。随着一条条支路街巷的提质整治,望城新添了一道道靓丽风景线,更畅通了一条条连心之路。今年是长沙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文明城市全域创建的决胜之年,望城将继续深化提质百街千巷工作,在用心、用情的精雕细琢中,为加快建设产强、城美、民富、人和的现代化新望城添砖加瓦。

来源:掌上长沙

作者:朱华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城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