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长沙市的垃圾分类之后,都会去哪儿?
2019-06-11 09:35:09 字号:

长沙市的垃圾分类之后,都会去哪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

作为住建部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长沙市自2017年起正式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018年在342个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今年长沙市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全面提速、加大力度推进,将在10月底前实现全市633个社区(单位)垃圾分类全面覆盖。那么,长沙市的垃圾分类之后都去哪儿了呢?

长沙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刚介绍,2018年,长沙市制定了市级制定垃圾分类阶梯计费办法和生态补偿办法,通过政策尽可能减少区县的垃圾进入市级垃圾处理终端,鼓励或引导区县政府加大生活垃圾前端分流力度,建设一批非生活垃圾的处理设施,就地、就近将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在这样的导向下,长沙市垃圾减量效果明显,在历年垃圾总量增长率为12%左右的情况下,2018年呈现历史性拐点,全年垃圾减量率达13.59%。

大件、园林垃圾去哪儿?

岳麓区大件、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场

以前岳麓区园林垃圾大多是跟随生活垃圾一起进行处理,但现在95%的园林垃圾都会送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综合处置场进行初期处理,用机器破碎成碎屑状被集中收集,然后送往郴州一家生物发电厂。粉碎的100吨原料,可以发电40000度,一个家庭按平均10度/天的用电量计算,处理厂一天粉碎的木质废弃品可以满足4000个家庭的用电需求。

送来的大件垃圾工作人员会先将金属、海绵、木材等等可以再次回收利用的进行分类,再由作业车将木材类垃圾送至粉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从传送带运出来。比较好的碎料可以制成生物质燃料,代替煤作为锅炉燃料,非常节能环保。

餐厨垃圾去哪儿?

福元路洪山桥下湖南联合餐厨处理有限公司内

为有效解决餐厨垃圾无序收集处理,杜绝“地沟油”、“潲水油”随意处置污染环境甚至回流餐桌威胁市民健康,长沙市对餐厨垃圾开展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湖南联合餐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餐厨”)是长沙市内唯一一家具有城市餐厨垃圾经营性回收处置服务许可证的企业,目前日均收集处理量约550吨,长沙市大中型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基本实现全覆盖。

在这里,餐厨垃圾将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是通过专用处理设备对餐厨垃圾进行组合分拣、除杂破碎、蒸煮反应、固液分离、机械压榨等流程,将餐厨垃圾中的废油、废水和废渣分离开,废油脂通过加工制成生物柴油,废水通过厌氧发酵处理达标排放,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沼气提纯为天然气,废渣通过蝇蛆养殖制成高蛋白饲料原料。

“长沙还将依靠创新引领来实现干湿垃圾分离。”胡刚说,湿垃圾处理目前在全国还没有成型的方式,现在长沙市的餐厨垃圾处理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为湿垃圾处理形成了基础,目前长沙市湿垃圾处理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建成运营,日处理能力将达到2000吨,届时将有效解决全市湿垃圾处理难题。现在湿垃圾分类处理采取过渡方案,进行脱水等预处理后由专业环保公司统一进行清洁焚烧。

果蔬垃圾去哪儿?

果蔬垃圾“三化”处理站

在长沙市喜民生鲜市场,果蔬垃圾实现了就地处理。紧靠生鲜市场的果蔬垃圾“三化”处理站可以有效助推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垃圾就近处理,不但可以让农贸市场环境更好,也能够减少圾堆放和运输环节。这既避免了垃圾在高温天气的腐烂变质,也能够减少垃圾运输车在主干道行驶时对沿线空气的污染。”喜民生鲜市场的负责人介绍,果蔬垃圾经过破碎、脱水、烘干发酵等环节以后,会转变为有机肥,实现“变废为宝”。

装修垃圾去哪儿?

开福区盾构土资源化处置场和园林垃圾处置场

在开福区装修垃圾处置场,堆积成山的装修垃圾经分拣后,钢筋和木材回收利用,白色垃圾则送无害焚烧做发电燃料,剩下的残砖碎瓦源源不断被被碎筛分设备“吞”下,变成环保砖、管沟基坑回填料和道路用材。

据测算,开福区一年产生的100万吨装修垃圾,经此终端处理能修200公里路,节约250亩填埋土地。在秀峰山下的开福区大件垃圾处置站,堆成小山的旧家具、废电器被磁选、人工分拣,分为竹木、碎布、金属、塑料等大类回收利用。该区每年约5万吨被居民们嫌弃的破烂,在此实现100%回收处置利用。

可回收垃圾去哪儿?

长沙县可回收垃圾处理中心“蓝岛”内

长沙县三一街区的居民每天都会将自家可回收垃圾送到“小蓝屋”分类处理,小蓝屋即“一起分类”可回收物综合收运中心,这是长沙县城市管理局联合湘龙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创新举措,借此逐步建立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长沙县模式”。

走进“小蓝屋”,里面设置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分类,可回收物包括金属类、塑料类、纸类等,有专人进行可回收物的称重,并登记数据做好台账。同时,“小蓝屋”管理员按重量给居民做好积分登记,积分录入配套的“一起分类”公众号,公众号对接京东拍拍二手网,居民可用积分在网上兑换物品。

事实上,在三一街区,除了这样大型的“小蓝屋”,还有11个“小蓝箱”,专门供居民投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那么,这些收集了的可回收物到底是怎么资源利用的呢?跟随装载着可回收物的“小蓝车”,我们来到了为资源分拣打包的工厂“蓝岛”。在“蓝岛”,工作人员将可回收物进行再次细分,以衣服为例,可按不同颜色、材质分为不同类别。经过分拣、打包,这些可回收物就变成了工业原料,可以送至企业进行加工再利用,旧衣服打包的原料可以做成无纺布、地毯以及蔬菜大棚等等物件,塑料瓶再回收利用之后也可以做成新衣服,废纸也可以重新做成书本。

干垃圾去哪儿?

长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的清洁焚烧炉

对于生活垃圾中的干垃圾处理,2018年1月18日,长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以下简称“清洁焚烧一期项目”)点火试运行,标志着长沙生活垃圾处理进入清洁焚烧的新时代,长沙市80%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清洁焚烧,剩下1000吨左右填埋。

胡刚还介绍,目前,“清洁焚烧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位于现有固废处理场内,项目设计日处理市政脱水污泥500吨、生活垃圾2800吨,计划于2021年投入运行,届时,长沙市将实现生活垃圾100%清洁焚烧,零填埋。

对老旧垃圾站(厕)进行提质改造

“抓住两头,打通中间,形成体系。”胡刚介绍,这是下一步长沙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两头是指前端居民分类和终端设施建设,打通中间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链条,形成长沙市垃圾分类的体系。

“目前垃圾分类最难的工作是在前端分类,现在我们主张区县政府实行‘敲门’行动,给居民送湿垃圾桶。”胡刚说,这项工作就是要去做,让居民养成干湿垃圾分离的习惯。

胡刚还介绍,长沙市正在对老旧垃圾站、公共厕所和垃圾运输车进行“三改”行动,对全市444座老旧垃圾站(厕)进行全面提质改造,并将有些站点改为垃圾分拣中心,解决与垃圾分类相匹配的设施问题。

来源:星辰在线

作者:柳佳路

编辑:王娉娉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