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走进垃圾分类示范社区④丨创意宣传巧妙融入生活 垃圾分类很时尚
2020-07-16 10:20:42 字号:

编者按:2020年是长沙垃圾分类工作的提升年,29个社区因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敢于创新,取得成绩,被评为长沙的垃圾分类可复制社区。长沙市城管执法局联合星辰在线推出报道《走进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垃圾分类工作在长沙全面铺开,社区常态化的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让居民慢慢养成了垃圾分类好习惯。如今,垃圾分类全民参与,每个人都为保护环境、绿化家园贡献着力量。

01

省人大社区:三支好队伍助力垃圾分类工作

14个分类垃圾桶摆放在雨花区东塘街道省人大社区内,既方便居民投放,也便于收集运输。

每个垃圾桶上面,都有特设的扫描窗。居民扔完垃圾后,再将自家垃圾桶上的二维码对准扫描窗,便可获得相应积分。

省人大社区的厨余垃圾摆放架。

“积分可换牙膏、洗衣剂等生活用品,而社区也能通过扫码和大数据分析,了解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度。”省人大社区党总支书记汪正云说。

保洁人员在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分类垃圾桶都有明确的投放时间:上午7点至9点,18点至20点。除了干垃圾收集桶、带锁的湿垃圾回收箱外,投放点还设有指引牌,标注了垃圾分类的相应知识。为方便居民上班或外出,投放点设置了家用湿垃圾桶摆放架,小区居民投放垃圾后可将垃圾桶暂时存放在此,待回家时再取回。

青少年垃圾分类桶边督导活动。

为了让垃圾分类更能深入人心,省人大社区就此组建了“三支队伍”:垃圾分类宣传队、垃圾分类督导队、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党员、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居民代表等上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02

左岸社区:社区引领,居民参与

“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不能只靠社区努力,必须发动全体居民共同参与。” 开福区四方坪街道左岸社区书记谢敏说。

左岸社区组织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培训。

左岸社区辖区包括一个开放式安置小区和一个封闭式物业小区,左岸社区先福安置B区,入口显眼处的垃圾收集点,“四分法”的介绍图文并茂,居民很容易就能按照指示标志将手中分好类的垃圾。投入到对应的垃圾桶中。

督导员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左岸社区因地制宜设置和改造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设施和存放场所,并在各收集点设置投放标识,促进、引导住户正确投放。鼓励小区居民在早晨出门上班时间段或晚饭后出门散步时间段定时定点投放生活垃圾,并在此时间段配备垃圾分类劝导员进行引导。

03

荷花池社区:“提篮买菜”成新时尚

由社区党委牵头,党员志愿者分网格持续开展垃圾分类进单位、进小区、进楼栋宣传活动。

开福区望麓园街道荷花池社区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重点任务,通过“五个一”行动(组织一次培训,签订一份承诺,发出一份倡议,完成一次志愿服务,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以党建引领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荷花池社区开展多彩宣讲活动,引导党员、居民、青少年勇担责任,对垃圾不分类、湿装投放等行为,进行及时劝导和阻止,并对桶外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投放。

创意开展志愿者活动,让青少年志愿者先学会正确分类垃圾,再引导居民群众正确投放。

针对开放式小区“熟人社会”特点,荷花池社区在长沙率先推出“提篮买菜”项目,招募100余名志愿者,每人赠送竹编菜篮和纯棉纱手帕,要求每天上传本人用竹篮买菜的照片,并在社区微信群里“打卡”。

社区负责人表示,居民们挎竹篮买菜的照片在荷花池社区微信、QQ群传开后,许多家庭纷纷主动参与到“提篮买菜”活动中去,延续至今,保护了环境,还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

来源:长沙城管

编辑:王娉娉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